开拓海洋产业新空间 勇当海洋强省主力军

发布时间:2025-05-08

江苏海洋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独特,海洋产业潜力巨大。扎实推进海洋强省建设,是江苏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的应有之义。从昔日围垦造田的“滩涂开发者”,到如今逐梦海洋的“蓝色开拓者”,省沿海集团立足两个基本定位,聚焦增强“发展海洋产业、服务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功能,加快推进海洋产业布局,持续深化企地合作协同,推动海洋产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注重资本赋能,投资“蓝色经济”。充分发挥基金牵引作用,联合沿海三市完成组建首期省海洋经济投资基金,以“母子基金+直投”模式大力支持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引培涉海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在高技术海工装备和船舶、海洋新材料、海洋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储备一批项目,以耐心资本助力海洋产业实体经济做大做强。深化企地联动,与沿海地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发展现代海洋渔业、打造海洋科技创新平台、推动滩涂开发与保护、建设绿色低碳产业等方面齐发力,共同打造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沿海高质量发展产业高地,推动海洋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

强化科技支撑,推进“蓝色创新”。联合省农业农村厅、盐城市政府组建蓝色种业黄海实验室,着力攻关海洋种质资源“卡脖子”难题。联合国内涉海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深入开展银锠鱼、翡翠斑和南美白对虾“两鱼一虾”研发,首次在省内实现银鲳鱼全人工批量化繁育,填补了江苏特色“一条鱼”驯养产业空白;启动翡翠斑养殖亲本选育、性逆转和工厂化养殖中试试验;工厂化循环水模式中试养成南美白对虾品质明显好于传统养殖。加快海洋生物资源创新中心聚焦生物技术在贝藻加工与高值利用环节应用,开展微藻高效培养、褐藻多糖寡糖提取、甲壳素生物酶解利用等技术攻关,培育海洋食品和生物新材料等领域新增长点,积极探索海洋生物资源高效开发与高值化利用。深海生物质提取利用取得进展,自主研发的“海奇趣”南极磷虾片等海洋食品上市销售。

发挥资源优势,打造“蓝色粮仓”。向盐碱地要耕地,深耕盐碱地治理、土壤改良、长效土壤地力提升领域,推动盐碱地变身“新粮仓”。研发优质土壤调理剂、盐碱地专用有机肥产品,筛选耐盐菌剂和耐盐作物品种,凝练了多套适宜于滨海盐碱地土壤改良和地力提升的技术模式,累计申请专利44项,破解盐碱地治理难题。实施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项目(条子泥片区),创新盐碱地治理模式,构建涵盖快速降盐、长效控盐、地力提升、生态修复、智能施工的全链条技术体系,大力发展陆基工厂化设施养殖,打通“陆海接力”养殖模式。充分发挥滩涂盐碱地育种优势,健全海洋水产种质资源育繁体系,推进陆基育苗养殖,打造现代海洋种业园,构建集水产良种选育、工厂化健康养殖、加工物流一体的产业布局。联合央企、省属企业成功竞配风电海上牧场创新项目,积极“耕海牧渔”,探索具有江苏特色的“海上牧场+海上风电”融合发展模式。